为何越来越少的留学生能留在美国?

2014年五月初小米即将从会计专业毕业,但小米在美国找工作的事还八字没一撇,她在网上投出了海量的简历,也参加了几次校园里举办的招募会,但同专业的美国学生多数都有着落了,小米却连个面试的机会都没争取到。偶有感兴趣的雇主打电话来,一听到小米没有绿卡、需要赞助工作签证后便没有了下文,电话里小米沮丧地跟我说:“看来我真得要做回国的打算了”。

其实,在美国的外国人在拿到永久居民(即绿卡)之前过的一直是“命悬一线”的日子,这头上悬的“一线”就是俗称的“身份”,即所持的有效签证,以下是常见身份的简介。

出国读书的人持的是学生签证(F-1),每个学期需修够足够的学分来保持这个身份,到了毕业这个身份便失去了,此时或者找到工作转换成工作签证,或者申请一个实习身份临时过渡一下。

实习身份(俗称OPT)的申请不需要雇主赞助,但要在批准的三个月内在所学专业的领域找到实习位置,一般每个人一生持这种身份的总时间不能超过十二月,特殊专业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延长到十七个月。

而工作签证(H-1)不仅需要雇主赞助,还要证实同样的薪酬下找不到合格的美国公民胜任,不仅需要花费请律师,而且移民机构每年对工作签证的发放有定额,几乎每年在定额开放的第一天就已有超过定额数量的申请涌入,需要抽签才能决定谁有资格,尤其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工作单位已停止对工作签证的赞助。

工作签证最长的持有时间是六年,这期间所在的单位可能赞助绿卡也可能不赞助,后者就需要自己想办法申请绿卡。

六年期满之后如果还没有拿到绿卡的话雇主可以帮助再延长六年,此后就不能延长了。其他特别的工作签证如杰出人员的O-1,交换学者的J-1(常有两年回国服务要求)等也都是非移民签证,需要雇主赞助。

以上这些非移民签证中不管是哪一类,一旦丢掉所持的身份就得在限定的时间(取决所持签证种类十天到一个月不等)内找到其他身份续上,否则就得离境,逾期滞留会变成非法移民。

而在经济不好的今天,被裁员丢工作是免不了的一件事情,很显然在拿到绿卡之前,“身份”便成了悬在每个留学生头上一柄锋利的多刃剑,没有身份就不好找工作,没有工作就无法办身份,没有身份就得离境,前面小米遭遇的就是这种困境。

当然,上述身份的困境一直都存在,而近些年留学生群体组成的变化才是导致留学生留美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自费出国的留学生主要靠自己申请奖学金,多数是读硕士和博士,能成功的本来就是成绩较好的,并以理工科居多,这类专业中持高学位的美国人较少,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相对好找工作,还有博士后这样非正式工作可以过渡,因此移民美国的比率很高,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这些人的回国率不足三成。

而近十年来的留学生中本科生所占的比率越来越高,去年首次超过了研究生,这些人水平高低都有,所学的专业也以商科、会计、经济和管理等为主,这些专业要求有很好的语言水平,本来并不缺美国人胜任,加上本科是美国非常普及的学位,再加上移民身份的限制,导致很多人就像本文开头介绍的小米一样毕业即失业,而《华尔街日报》公布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从美国大学毕业后马上或一年后(OPT时间)回国的留学生比率高达72%。

美国移民政策的设立是为了吸引和留住本国最需要的人才,从美国人热门专业毕业或只有在美国属普及教育的本科学位的毕业生显然不属于这个范畴。尽管中国近十年的飞速发展让一些留学生主动选择回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留美群体中想留下的还是占大多数,就是不移民也至少能积累几年工作经验之后再回去,但实际情况是只有那些取得研究生以上学位的能留下的几率大些。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调查”项目追踪调查了自2005年至2011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29074名中国籍学生,80%至90%的被调查者希望留在美国工作,而这些人从身份上来讲也相对容易解决一些,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虽然留学生回国的比率总体上升了,但有博士学位并有相关研究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流率却没有什么改善。

目前,小米除了应付毕业前的课程外还在继续努力地找着工作,但并无任何进展。小米的父母是公务员,四年的美国大学用尽了她家的全部积蓄,已无力继续供她去读研究生了,用小米妈妈的话来讲:“再读下去就得卖房子了”。

我工作的学校每年有不少像小米这样的留学生,四年级伊始便进入美国疲软的工作市场拼命寻找生机,最后还是免不了两手空空,而与此对应的是每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进入美国大学,对此我只希望美国经济复苏的脚步能越来越快,当然,我更希望的是家长在送孩子留学之前了解清楚他们将来可能面临的就业市场,小米今天的处境就是可供参考的一面镜子。

来自太傻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