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年的博士后生活(衣食住行篇)
初到USA
当飞机在底特律机场停下的时候,我知道了自己已经身在一个地球另一面的国度。随着人流入关,转行李,而后随便逛了一下机场的免税店(其实真的没什么可逛的,感觉比上海浦东机场的差远了),最后找到了我们下一站飞机的登机口的长椅上坐下来发呆。虽然在飞机上一直是半睡半醒的迷糊状态,耳边也习惯了发动机的轰鸣声,但一旦脚踏实地稳下来了倒真是一种莫名的疲倦(也许是时差的原因吧)。第一次喝道了所谓正宗的星巴克卡布奇诺泡沫咖啡——不过后来事实证明8刀一杯的咖啡还没校内2刀的好喝,当然也可能是我们太累了味觉麻痹的原因。美国国内的飞机据说是习惯性的晚点,果然看着显示屏上的出发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向后拖,心里从焦急到也慢慢平静了下来,心想着能当天到就好。终于比预期晚了2个半小时后,飞向RDU的飞机起飞了。到了RDU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不过奇怪的是天还是很亮,就像7点左右的样子。一出机场就感到了当年第一次到武汉时一样的热气,当时心里琢磨晚上都这么热白天可怎么办呢。还好有同实验室的两个中国朋友来接机(后来发现另一个只能说是出生在中国,但已经完全西化的华裔),大概开车30多分钟来到了公寓。公寓是事先在网上跟转租的人联系好的,进屋之后发现还真是干净,就一空房子啥也没有。把地板简单清扫了一下后,我们把随身带的毯子往地上一铺就睡了。虽然夜里天气不冷反而还有点闷热,但这还是很久以来第一次直接睡硬邦邦的地板——地板跟床板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此时是国内的中午,所以纠结在时差与疲惫之间睡觉也不是很踏实,在美国的第一夜就这样迷迷糊糊的过去了。
第二天起来的比较早,去看了看实验室而后去VISA Office报道办手续(只有在这里报道后才算正式开始工作,事实上工资也是从这天开始算的)和到卡务处领取自己的Duke ID card。期间逛了一下校园——虽然还不敢乱走,毕竟地理情况不是很熟。Duke校园的确是很漂亮的,哥特式的建筑外壁都是特有颜色的石头装饰而成,除了地标性的Duke Chapel外,所有的建筑都不是很高,很少见超过4层的,从外表上看真的很难辨别出实验楼,图书馆和办公楼。我所在的实验楼CIEMAS是一个比较新的建筑(好像是04年以后建成的吧),由两座楼通过之间的天桥连接而成。左翼主要是生物医学工程BME系,右翼则是包括电子工程系ECE,计算机工程CE等专业。左翼的一楼有一个咖啡厅,就连暑假也照常营业——估计很多老外是离了咖啡就没精神了。到了实验室和办公室随便逛了逛,感觉比国内的乱多了——当然是跟博士期间的实验室相比的。办公室还有两个桌子的空位,我还有的选择:)后来的小博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只能见缝插针了。实验室最鼎盛时期的暑假,包括博后,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曾经达到过超过20人--虽然迄今为止除了实验室检查时没有发生过实验室满员的情况,偶尔能见到超过5个人同时在实验室就已经是非常少见了。顺便说一下,我住的地方离实验室还算比较近的,虽然从公寓出门不到2min就是校车站点,但经过几天的观察之后我走路也不过15min,所以基本上放弃了校车这个选项。(当然,在没有买车之前,校车还是去超市买菜的首选)
第二天到实验室就让我体会到了美国实验室的自由——其实我也不知道应该用哪个词形容比较合适。我大概是上午9点半左右到的实验室,可直到10点才有人来。因为我的钥匙还没办好,所以只好在外面等了半个多小时。在办公室里呆了一段时间,其他成员也陆续来了。一方面是自己英语不是很好,另一方面也的确不知道说些什么,在跟实验室人陆续打过招呼自我介绍之后就各干各的了。其实这也是美国的独立,如果你寻求他们的帮助,他们一般都会热情伸手的(有时候似乎比你本人还热情),但如果你不主动的话,也没有人会主动干涉你的事情,国内常见的八卦聊天很少(当然,美国的八卦我可能也听不懂:))。老板人还在外地,从Email里找到他所指定的印度小博联系实验的事。心里话印度英语的确很不好听(虽然我在这一年了,但是每次听小博说话还是觉得难受,英语听得很舒服的倒是老板加上Leah,Wyatt两个人),连看ppt带文献大概明白了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而后的一周像个本科生一样跟着他后面看他做实验,而后一步一步地完成安全培训和仪器培训,开始的一周过得很快,虽然自己没做什么实验,但各种表格倒是填了不少。时间慢慢过去,生活慢慢继续。现在回头想想当初的窘相和困难,似乎除了笑笑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经历了也就知道了。
衣食住行
下面分别小结一下衣食住行,毕竟再有意义再伟大的生活也得落实到这四个基本方面。顺便对比一下中美差距:)首先介绍一下周边环境。Duke大学所在的城市Durham应该不算一座大城市(话说北卡州除了夏洛特以外应该就没有大城市),后来熟悉周边环境后发现说他是城市都有点抬高,充其量就是国内的县镇罢了。Durham出名在于其烟草工业,Duke的创建者就是著名的大烟草商。Durham与周边的州府罗利(著名学校NCSU)和教堂山(著名学校UNC)一起构成了著名的北卡三角科技园。所以在这里Triangle不仅是三角形的意思,更多的时候就是指代三角区。UNC和NCSU我都去过,虽然没有像Duke那样逛完整个校区,但大概地看我觉得Duke还是最漂亮的,估计这也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差别,毕竟后者要比前者有钱得多。
衣 现在如果让我重新来美国一次的话,我绝对不会再带那么多衣服过来。总以为从国内多带一些衣服就可以在这边自给自足,省一些money。同时又觉得出国平时怎么也得正式一点,于是衬衫带了不少(绝大部分还放在箱子里没动过)。可在实验室呆了一周就发现自己失算了。美国这个崇尚自由和个性的国度,基本上你只要不裸奔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衣服而多看你一眼。我就经常见到一位很有个性的兄弟里面秋衣秋裤外套背心短裤脚蹬趿拉板在校园里面招摇过市。在实验室里面T恤始终是主打服装。由于实验楼(其实校区里面所有建筑都是)始终是恒温25度,标准的冬暖夏凉的中央空调系统,所以夏天到冬天的换装主要体现在外套上,像国内带的毛衣毛裤基本上没穿的机会。算了一下,带来的衣服真正有实际意义的不到总数的1/3,而且大部分还是我和老婆两个人的正装和冬天外套。另一方面,美国衣服价格也实在是让人没有从国内带衣服的必要。虽然都是made in China,但我觉得在美国买Nike比国内买安踏还便宜。特别是打折的时候,一件T恤加税也不到10刀,跟麦当劳的一个汉堡套餐一个价。闲来无事数了一下,连买带送(Duke校园经常有送免费T恤的活动)已经有了14,5件t恤了,刚好一天一件,两周洗一次。之所以说一天一件,是我发现在国外穿衣法则是你绝对不能两天穿同一件衣服(至少上衣得换),至于为什么不是很清楚。而美国人也很少有手洗衣服的,都是攒到周末往洗衣机一丢了事。于是衣服是否舒服成为首要条件。
其实美国也不是所有衣服都便宜,Macy里面即使打折时那些女士Dress也是稳定在百刀以上。所以对于我们这样的美国中低收入阶层,outlet和Ross这样的打折店成了买衣服的首选。Outlet就是国内所谓的工厂店,厂家直销之类,一般情况下要比标价低4-5折不等。而如果赶上节日促销(比如Thanksgiving)或者有好的coupon,往往价格会让人觉得即使用不上买了也不亏。虽然离我们最近的outlet开车也要半个小时(其实也不算很远哈,但由于没有公交线路,所以在没车之前,只能跟别人蹭车一起了),但基本上每个回国的人走之前都要去大扫荡一番。而Ross店相当于名品打折店,打折比Outlet还要低,但是所有的衣服基本上每样只有一件,店里面就是一排排的衣架,如果有耐心还是可以淘到便宜而又质量很好的名牌,当然,由于东方人身材的限制,很多时候面对没有自己尺码的衣服也只能小郁闷一下了。现在全身上下包括帽子和鞋,已经全部是美国买的了。真不知道如何处理那些国内带的衣服。我们出来的时候航空公司每个人允许带两件托运行李我们都装的满满的,而现在基本上所有航空公司都只能带一件免费的托运行李了,不知道美国有没有希望工程接收衣物的。
食 国内的食品安全一直是个让国人痛心的问题,而家有小孩的人回国的时候奶粉都是必带品。民以食为天,肚子饱了才有精神想别的事情。提起吃,不由得想起来美第一天的惨相,由于海关不允许带食物入境,所以从上海出发到durham的公寓,差不多两天时间都是靠飞机上那点难吃的快餐对付的。到了晚上睡觉时发现实在饿得受不了却又毫无办法,这里可不像国内社区周围有24小时的小超市什么的。当时好心的室友给了我们一罐鸡肉,不过当时没找到军刀所以面对这个铁皮罐毫无下手之处,最后用菜刀撬了一个口子,聊胜于无地挑出几根鸡肉丝耗过了一夜。第二天直到周末,我们都是去学校的麦当劳吃饭的,毕竟只有这个味道还熟悉一些,而且价格也算最便宜的。周末去了附近的超市进行采购,从米到油先买了再说,同时没忘买面包饼干什么的作为储备。一般美国公寓出租时是没家具的,但冰箱和烤箱却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大型超市距离居民区都比较远,所以一般都是周末进行采购,把一周的食物放到冰箱。其实这样对于中餐来说还是挺不合理的,毕竟冰箱保存肯定没有当天的新鲜,不过入乡随俗吧。
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自给自足,自己做饭带饭吃,不过偶尔还是有去饭馆的机会的。对于在国内基本没吃过西餐的我们,无论对于哪国饭馆都算是第一次了。不知道为什么,实验室里虽然印度人是少数(数量只有一个)但差不多每次实验室民间一起吃饭都是去一家印度buffet。说句实话,印度菜我感觉就是一堆糊糊,如果用色香味意形的中餐标准来评判,除了香和味勉强外其他就无法评说了。所谓的buffet也只有不到10种菜品可供选择,其中还包括了蔬菜和水果。不过呢,实验室里的人在吃上一般都没什么个性,一旦有一个人提议基本上就全体通过了,而我们的中餐由于包括了很多老外不吃的东西所以一直连被提议的资格都没有。。。除了印度菜,跟着我们的老外朋友还去过周边的意大利餐馆(前菜就已经差不多吃饱了),纯美式的buffet(只记得好像所有带肉的都是经过油炸,所有的点心都是一层奶油或糖霜),墨西哥小店(当地特色菜不好评说,不过牛排确实很好吃)。不过去的最多的还是一家中餐buffet(里面除了中餐还有日本的寿司)。当然这个中餐要加上一个美式的前缀,做法和味道与国内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类似国内大排档铁板炒饭,就是自己选择各种肉类,蔬菜,虾什么的然后在铁板上炒成一个大杂烩(这个是老婆的最爱)。不过后来出于减肥的考虑,我们对这个buffet的热度也逐渐降温了。今年6月份,在周边的城市Cary发现了一个中餐馆——真正意义上的Chinese Chinese Food。看到菜单上的夫妻肺片,香干回锅肉,干煸四季豆等名字的时候真是一种莫名的激动。是不是所谓思乡首先起反应的是嘴和胃呢?
去饭馆毕竟不是常态,毕竟目前我认为在美国消费唯一要比国内高的就是下饭馆吃饭了。虽然食品的物价跟国内水平相当,有的甚至比国内还便宜(考虑汇率转换后),但一旦原材料经过饭店的加工再有waiter端给你之后,价格就不是翻倍那么简单了。在一个比较fancy一点的餐厅两个人一顿饭就可以花去50,60刀,加上15%的消费,一顿饭就可以买下一个人从头到脚的衣服了。。。所以平时我们还是自己做饭——虽然目前水平还是停留在做熟能吃的程度上。不过,相对于在国内,自己还是尝试了不少——至少第一次包的饺子,蒸的包子,煎的牛排,烤的蛋糕还是至少形似而味道也差不多的。这里要提一下首次用烤箱做点心。老外将做饭也标准化了,比如蛋糕、cookie,muffun什么的都有量化标准,只要按照包装上的配方照做,基本上成品无论从外观上还是味道上都差不离。自从开发点心之后,倒是省了不少早饭钱——毕竟自己做蛋糕的成本比买现成的要少很多了。
除了吃的还得提一下饮用水。虽然美国公用建筑里面都有饮用水的龙头,而老美也习惯了直接对着龙头喝水解渴了。不过可能我比较挑剔吧——总觉得水有一种味道,所以平时除了偶尔喝茶外,基本上都是买瓶装水喝。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瓶装水比较便宜,36瓶600mL的所谓drinking water也只要3.5刀,换算成RMB比国内的水还便宜。
住 由于签证被check,导致心一直悬着不敢提前订机票和公寓。在签证拿到手以后才开始在网上通过duke的华人论坛和mailinglist发信找房子。开始发了一封求租信后就开始每天在网上刷邮箱期待回复,好像也就是那个时候通过邮件认识了小义这个朋友——事实上应该是我们在durham最好的中国朋友了。最后跟一个想转租的中国访学达成了协议。其实本来我们是想自己租一间房子不想合租的,不过一来是在国内情况不熟,选择不是很多,而来据访学说我们未来的室友基本上在家的时候比较少(后来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到了durham后发现自己公寓是所谓的townhouse,面积并不是很大,楼下是客厅和厨房,楼上是两件卧室和卫生间。美国租房的时候是不提供任何家具的,除了房间内部的空调(类似中央空调性质的,不能单独对某一个房间进行调温)和厨房里面的冰箱和烤箱外基本上没有多余的东西了。其他倒是好说,不过没床的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虽然天气很热睡地板也不是很难受,不过后来由于房子里面的虫子还是让我们下定决心花了200多刀买了第一件大家具——床垫。这里说一句,美国的床完整地可以分为床架,支撑和床垫三层结构,不过一般地一个厚床垫就足够了。除了床垫,出于生活上的方便,在来的时候顺便接收了前房东留下的一张写字台,一个储物柜,两把椅子,这些就是我们屋里的家具了,呵呵,简单吧。公寓所在的小区应该是以华人租户为主,大部分是来duke一两年期的访学或交换,所以人流动性很大,像我们去年来的时候认识的绝大多数人今年已经要么回国,要么换地方了。由于很多人在美国生孩子(duke医院还是在美国范围内也是很有名的),所以晚上散步的时候经常看到推婴儿车的父母或祖父母。有时候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在小区里听到的大部分是汉语,有种国内的感觉。我们的伊朗室友还真是一个以实验室为家的人,不过也可能跟他的实验习惯有关。总之在我们合租的不到半年时间里,应该说我们晚上同时在家的时间加起来应该不到一个月。经常的情况是他可能凌晨2,3点或者早上8,9点回家睡觉。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自己租了一整套房子的感觉。
对于这个我们在国外第一个住处,评价可以说不好不坏吧。因为是老房子了(据说房子是上世纪40,50年代建的,对比一下这个房龄的房子在国内应该都是拆迁的序列吧),加上连续2,3年都是华人的续租,中间没有经过物业的清理,卫生情况(特别是厨房的卫生情况)可想而知。来了我们也理解了为什么老外不喜欢租房给华人,毕竟我们中国菜对厨房的污染还是很大的,而且很多国人抱着租房不是自己房子的态度,厨房里面的油渍都是以层为量词的。老婆是个很负责的人,花了几天时间把能处理的油渍污垢都清除了,不过两三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也的确超过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其实如果后来不是出了bedbug的问题,我想我们会一直住下去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都比较懒,虽然东西不是很多但是搬次家也是很麻烦的事情。不过经历了那次惨痛的事件,我们除了对bedbug这个国内从来没听过的名词加深了印象外,也坚定了来年搬家的决心。
2012年一月初,蚂蚁搬家似一点点把行李搬到了距离不到200米的另一个公寓。相比来说,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厨房和卧室是在一层的,省了以前吃饭睡觉来回跑的时间了。而且新公寓是2000年以后建成的,整体设施环境要好了不少。有时偷偷地想将来自己能住在这个条件的房子就很满足了。因为这边公寓区,一般两室一厅的房子都是合租的,加上我们家具不多,所以对于我们夫妻两个人来说空间非常大。新公寓的环境和条件都比较好,住了多半年也逐渐有了点家的感觉。记得上次从巴尔的摩开会回来之后,打开家门将自己丢在床上彻底放松的时候,发现了一种所谓家的含义。
行,其实谈的主要就是车的事情。我们两个都是在国内没学过车的纯新手,所以来到美国之后买车虽然一直是必要做的事情,但并没有十分紧迫————可能也是因为我的实验室离公寓比较近的缘故吧。不过买车虽然可以推后,但是photo ID还是要有的。美国没有国内的身份证户口本,一般证明你的身份的主要证件就是驾照(包括正式的Driver lisence和实习的learner permit)。没photo ID还是有点麻烦的,比如酒店和飞机的check in,甚至有时候用信用卡付款的时候也得出示证件。而护照这个东西还是很重要的,并且也不适合随身携带。所以前半年老婆在家没事干,就报了一个驾校学车了。其实所谓驾校不过是一个教练带着你学5节课(每节课大概不到两个小时),教会基本的内容剩下的就靠自己慢慢揣摩吧。总体说来,美国开车还是比较简单且便宜的,虽然私人驾校5节课快400刀看起来比较贵,但考驾照的成本还是相当便宜的(learner permit是15刀而driver lisense只要4刀)。考试本身没有成本,准备好了带上证明材料到DMV去考就可以了。Learner permit主要是考交规和标示,一般来说这个对于我们擅长考试的中国人来说都是小case了,拿着前辈流传下来的题库突击一个晚上差不多都可以过。而Driver lisense就是路考,要点大概是倒车和变道时shoulder see,stop sign的停车,以及three point turn和泊车了。看起来很简单,但据说很多国内的老司机经常都是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是国内复杂路况产生的坏习惯吧。我觉得在美国开车最重要的就是守规矩,事实上如果所有人都守规矩的话是不可能发生主动交通事故的(车本身突然出问题不算)。此外,以人为本绝对是第一准则,至少在北卡行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绝对的路权,也就是说就算是行人主动向车撞过来出事了都是车的责任。
学车之后就是准备买车了。刚开始可能是对车的需求不强,因此动力也不是很足,大多数的时候是在mailing list 和二手网站上浏览。后来由于买菜的时候由于等公交产生的郁闷越来越多,加上有自己的车之后所带来的各种方便,我们终于开始把买车当做一件大事开始做了。不过目标比较明确,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毕竟买东西都是一手新货比较容易(没了很多顾虑,有钱的话顾虑更少),而二手货总是要增加很多比较的因素。虽然美国的二手车市场比较繁荣,但是一旦加上很多限制条件后发现适合自己的车还真的是相当有限。如何在生产年份,开车里程和价格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合点实在是需要时间+运气的。最后经过一番纠结,还是买了老婆驾校教练的车。虽然是2001年的已经跑了170000个mile,但是经过懂行的David一分析我们还是接受了教练的报价(事实上这个价格要比网上评估价稍高一些的)。David给出的三条理由是:1.这是honda(看来日本车的质量真的是得到了老美的认可,据我们所知二手车保值最高的品牌就是Honda和Toyota了);2.这是first owner(这个比较重要,因为一辆车换了好几个主人之后,很多问题可能就无法得知了);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开车的人是个懂行的人。要说这个教练还是有两把刷子,不仅教开车,同时还教开飞机————估计就是那种业余飞行的小飞机。在把车交给我们的时候车的状态还是很新的,而且在卖之前他还换了timing belt和电池两个很重要的原件。买车付款的过程有点小纠结,不过在2012年1月初还是顺利把车搞定的。
之所以买车比较急迫是因为2011年年底老婆搞定了工作————虽然我们一直都希望她能在Duke找到博后的位置,不过简历投了不少回音却基本没有。于是把投简历范围扩大到整个三角区,UNC和NCSU沾边的老板基本都没有放过。最后老婆的RP和运气发威了,据她现在的老板说她十分lucky的找到了现在的位置。不过由于NCSU在Raleigh,距离durham大概开车30min左右。虽然之间有一个RDU的bus路线,但正如我之前所说,美国的bus都是定时发送的。平时的市内bus是半小时一趟,而这种连接两个城市的bus就是只有早晚两个固定时段才有了。加上我们公寓距离durham的downtown也有一段距离。因此如果完全采用公交连接的话,需要算好时间做两次公交才能到。换成时间的话就是开车30min要转换成等车换车的将近1个多小时,而且一旦错过一个公交的时间,错过的就是1个多小时。。。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穷人也要勒紧裤带买车也不愿意做公交的原因吧(事实上以我的观察,做公交的大部分是黑人,白人很少)。等车痛苦的日子大概过了差不多一个月,而且还是冬天的一月。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都很佩服自己。虽然Durham的冬天并不是像家乡动辄零下20-30度那么冷,但是天亮的晚黑的早还是一样的。那段时间我们还真是过了一段两头不见太阳只见路灯的日子。为了赶班车一般早上6点半就得起床,所以那段时间我到实验楼的时候经常是整栋楼都没人(像我所在的实验室平时9点半之前都很少有人更不用说7点半了)。后来有一次我晚上去看老婆亲身体会了一次转换公交的上班路线,不得不佩服老婆的毅力。
后来老婆开始自己摸索练车了。因为她还没有Driver lisense,因此原则上她独立开车还是不允许的(法律规定这种情况必须有持有正式驾照的人坐在旁边才可以)。于是我狐假虎威地坐在副驾上装作老师的样子陪她练车(事实上我那个时候连learner permit还没有的)。不过老婆是胆大心细的类型,刚开始就是在我们小区的circle里面转圈,后来两天后就开出小区上了大道。最后经过两个周末的练车,老婆顺利地一次性通过考试拿到了驾照。老婆的驾驶能力(至少说勇气)还是相当强大的,拿到驾照后一周就上了高速,两周多后就自己开车去上班了。事实上虽然美国高速比较好开,但美国这个车轮上的国度汽车的数量还是相当多的,一般高速上基本上就是大家以70mile的速度间距不到10米的前行。很多人在开了local路段半年甚至一年后才敢开高速的。不过老婆人胆大艺高,开了不到一个月就上高速了。后来,经过5月底和6月初我们两次开车长途跋涉,老婆现在应该是个速成的老手了。回国后面对国内的交通不知道怎么样,但我觉得在美国这片地区应该是没问题了。
说了半天,提提我自己吧。我这个人比较懒,胆子也比较小,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很没什么信心————做手工的时候除外。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抱着这辈子就不学车了的打算。不过后来诸多事实让我很鄙视了自己的这个想法————至少开长途的时候老婆连个换把手的机会都没有让我很是惭愧。于是开始自己动手操作了。开始的时候被骂是免不了的,老婆教别人的时候还是挺耐心和蔼的(我估计实验室里的师弟师妹都可以作证),但对我就是完全不客气了。加上我本身就不是一个好学生的性格,学车的前几次实在不是一段愉快的经历。后来经过每天晚上的开车训练,发现车开起来到也没那么可怕,慢慢地转弯也比较流畅了,加速也不再突然轰鸣了。虽然对车距的判断和泊车时的位置感还是有点问题,不过相信经历多了也应该会没问题的。希望在月底前把驾照考过吧。
PS:似乎很多人都提到了收入的问题。其实我可以实在的说收入很一般——相比于其他欧洲,日本,澳洲等国,美国的博后收入只能说是在美国够花(因为美国物价较低,至少像我这样的小城市是这样)。像我的年薪第一年不到4万,第二年涨了一点刚过4万。不过美国前三年的博后不交税,而且Durham小城市消费也并不是很高,所以生活还凑合——相比于国内就应该是小康生活了:)我还见过一个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老兄用不到2000刀/月的收入养活了老婆孩子加上父母5口人,可以想象到这边的消费水平(租房是大头,一个月至少也要500-600刀